文法是學語言中很重要的部分,可以幫你了解句子要怎麼用,讓你對語言有基礎的感覺
但是文法要怎麼學?真的有需要學嗎?
想知道文法到底要不要學,可以先參考「就連語言學家也認為文法不用學!真的要學文法嗎?」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會告訴你Wing是怎麼用教科書還有非教科書的方法來學文法,並搭配實際範例做參考
讓你不只能學,還能應用在你的生活當中,適合正在學一個新語言,卻覺得文法很難,學不下去的你
文中會參雜不同語言來示範,但是原理都是一樣的
自然派和公式派
首先我們先簡單談一下,一般學文法的人有兩種,自然派跟公式派
- 自然派:主張不背文法,只靠大量接觸,實際應用就行的佛系學習法
- 公式派:主張一定要用教科書,不把全部的文法規則弄懂就學不會該語言的剛性學習法
Wing以前也是公式派的一員,隨著時間過去,愈來愈覺得公式派的方法好累又好無聊,現在我比較偏向自然派
每個人適合的方式不同,不管是哪一派,都有它的好處,也沒有到非黑即白的程度
下面Wing會針對我學3種語言的經驗來跟你分享自然派和公式派要怎麼學文法會比較有效率
延伸閱讀:如何有效地靠自己學習很多種語言?Wing的多語自學經驗談
自然派

自然派主張不死背文法的佛系學習法,核心概念就是幾乎不管文法規則,而是用大量的實際句子來培養出對語言的語感,下面是你可以做的幾個步驟
步驟1:大概看一下
當你翻開書本,就會看到單一個文法就會有超級多的解釋,例如:單複數、主詞、動詞、受詞、主動被動等等
為了不要讓這些恐怖的文法規則把你推在語言的大門外,只要先大概知道哪些用法是什麼意思、長什麼樣子就好
實戰範例
以Wing當初學韓文的這本文法書為例,在開頭都會有目錄告訴你會學到什麼樣的文法
先看L1~L10,我們知道아요、어요、해요是現在式,았어요、었어요、했어요是過去式,안則有否定的意思

好!就看到這裡就好,先停下來,如果真的有些說明你不懂,之後還是可以再複習那個文法的詳細介紹,但現階段不要研究得太深入,點到為止!
步驟2:大量接觸句子
我們會用「泛讀」來大量接觸句子,你需要先找一個有興趣的內容,或是你已知內容的外語版(EX:哈利波特的韓文版)
然後開始大量的閱讀,此時你也要特別注意兩個東西
- 已經有概念的文法:上面我們學會的現在式、過去式、否定等,可以讓你更加熟悉這個文法要用在哪、怎麼用,也可以幫你初步了解句子的時態、想表達的意思
- 頻繁出現的用法:你沒學過,但你一直看到的固定用法,可以讓你知道哪些文法是這篇文章中常用且重要的,就可以優先學
這跟背高頻單字的概念一樣,千萬不要一看到不會的文法就停下來查規則!不會就算了,看完就換下一個內容,如果那個文法真的重要,你一定會再看到它
延伸閱讀:《 外語指南針 06 》在學單字和文法之前,這些基本句型一定要先學
步驟3:記下不錯的句子
有些文章的句子可能會斷的非常明顯,例如「I have finished my lunch.」
如果你剛好有記住英文完成式的概念,你就可以把這句記下來,當作之後複習完成式的例句
你也可以在這些句子旁邊加上一點文法解釋或是你對這個文法的理解,之後複習的時候能知道這句大概在幹嘛
步驟4:自己造句
到這裡你已經熟悉了一些基礎用法,也記下了一些例句,就可以開始用學到的東西造出屬於你自己的句子,例如
- 저는 밥을먹었어요(我吃過飯)
- I have eaten my breakfast(我已經吃完早餐了)
造出來的句子可能會有錯,但沒關係,繼續練習後就會自己慢慢修正的
步驟5:不斷重複
沒什麼好說的,就是繼續「大量接觸 –> 記下句子 –> 造句 –>習慣用法」
自然派要注意什麼
數大便是美
接觸的量一定要夠大,過程中不要管你到底看了多少量,只要享受你在閱讀的過程和裡面的內容就好,當你讀的量夠了,你一定會有感覺
不要花太多時間看說明
前面說過「點到為止」,千萬不要不小心就陷入了規則的深淵不可自拔,自然派都是略懂略懂,實際去用才是王道!

公式派

台灣人常常認為文法是學語言的唯一途徑,覺得非學不可
學習的過程中就容易出現搞混文法、助詞用錯、規則太多記不住等等的狀況
雖然Wing不是很喜歡公式派的傳統做法,但身為前公式派,Wing還是會跟你分享我覺得怎麼用教科書學文法比較有效率
步驟1:先觀察例句,再看公式和解釋
一般我們學文法,都會先看他的解釋和規則,例如下面這張圖

看到一大堆的「い形容詞」、「辭書形」這些專有名詞,你的頭是不是就昏一半了呢?
就像法律裡說「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31條第6項:機車駕駛人或附載座人未依規定戴安全帽者,處駕駛人新臺幣500元罰鍰」
你會不會有種:「你講的是中文嗎?」的感覺,如果不是要當律師,只要知道「人騎機車沒戴安全帽要罰500塊」不是更清楚嗎?
學文法也是一樣,光看這些專有名詞不會讓你記得比較快,要多看例句並實際應用會更有效
Wing建議先看例句再看解釋,對照一下這個文法是中文的哪個部分,這樣會更容易了解
步驟2:拆解文法結構(非必要)

我們可以把「~ないこともない(也不是不~)」這個文法拆成「ない」跟「こともない」兩個部分
- 「ない」就是沒有
- 「こともない」就是沒有這種事情
所以直翻的話可以說「也不是沒有~事情」
例句:フライパンでできないこともないけど (也不是說不能用平底鍋 –> 也不是沒有用平底鍋就不行這種事情)
就翻譯上來說可能不太直觀,但對Wing來說很有用,這邊只是想告訴你一種不同的方法,很多文法都是可以分析的
步驟3:細分每個字所代表的意義(非必要)
我們可以再把上面的「こともない」細分成「こと」、「も」、「ない」
- 「こと」:事情
- 「も」:也
- 「ない」:沒有
當了解每個字所代表的意義,再用邏輯去把它變個順序重新拼起來,就會更容易記住這個文法的架構
但也不是每個文法都適用步驟2和步驟3,如果是像「もしも」或「if」這種單一的詞,就沒辦法用這種方法了
步驟4:找出它可以用在哪裡
Wing建議你可以從兩個方向去分類,重點在於應用,要對每個文法建立明確的用法和分類,才不容易混淆
- 文法書的目錄:有些文法書會有明確的分類,例如疑問、感嘆、舉例等等
- 例句的情境:根據例句觀察文法可以用在句子的哪個位置、怎麼用等等
步驟5:做相似文法比較


某些文法可能可以互換也不會改變意思,但也有可能會造成混淆,以為每個句子都可以這樣用
當你遇到相似的文法或突然想到好像有很類似的,建議還是要仔細比較一下
步驟6:做簡單的筆記

把你覺得真正重要的文法規則和解釋寫在一本筆記本上,並搭配1~2個例句,同時也要做好分類,想怎麼分都可以
Wing是以單元分類,這樣之後要查解釋的時候比較好找,你也可以根據用法或相似文法來分類
步驟7:做練習題

如果要進一步熟悉文法,使用還是最快的方法
自然派的做法是大量接觸來培養語感,花的時間會比較長,公式派的方式就是寫練習題,寫完就馬上檢討,比起自然派能夠更快地做應用
大部分的練習題都分為3種
- 選擇題:從學過的文法中選出最符合句子的答案,考驗你對文法的差異性有多了解
- 填空題:手寫文法規則,有些會要你自己變化成適合句子的方式,雖然大部分都是照抄原本用法就行
- 聽力題:用耳朵習慣文法,培養語感
每一種都有它的效果,Wing個人覺得填空題是最有挑戰性的,你必須要看完整個句子才能從無到有寫出一具完整的句子,這很考驗你對文法的熟練度
步驟8:檢討
一定要檢討!這樣你才知道是什麼造成你錯,針對上面3種題目,Wing建議你可以這樣檢討
- 選擇題:觀察題目的時態和選項的細微差異,了解每個選項不行的理由

- 填空題:重新觀察句子,可能是時態、或是前後文連接不當造成要變化或加減字

- 聽力題:重複聽好幾次,找出要用這個文法的關鍵字,可能是時態、人物關係或物品位置
公式派要注意什麼
不要一次背太多用法

一個文法不要一次背好幾個用法,有些根本用不到!
只要背你覺得最有用的那個就好,這通常是你最常聽到或看到的用法,最重要的還是知道到底為什麼要用這個文法
不要記太細微的差別

有些文法的差別可能只有在一個助詞、一個字或是前後順序不一樣而已,記這種文法第一浪費時間、第二容易混淆,只會讓大腦增加無謂的負擔
不要被雜亂的資訊干擾

文法書裡常常會有很多備註、括號(可加可不加的字)之類的,常常會讓一個小文法感覺很複雜,明明就是要講個感嘆語氣而已
如果你很熟了再來記這些額外的「資訊」,一開始不需要太在意這些「雜草」,先專注在文法本身,不要給大腦增加負擔
遇到文法問題時怎麼辦
不管是自然派還是公式派,都還是會有不懂的地方,需要靠某種方法確定該文法的規則的時候,Wing在這裡提供給你4個查文法的好方法
延伸閱讀:如何解決自學語言時遇到的所有問題?7+1種方法讓你靠自己學會新語言
最萬能的Google大神,只要打上句子或者是某個特定的文法規則,你就可以找到很多資料,包括用法、例句、解釋等等


問母語人士
這是個一半有效的方法,如果你問的母語人士不是老師,它可能無法給你很好的答案
但母語人士給你的往往是最正確的用法,因為他們平常就是這麼講的
如果你不要太強求文法上的硬限制,你應該可以學到很多道地的用法
從文法書找答案
先從學到這個文法的地方找解釋,搞不好只是你忘記了某個部分所以用錯而已,重新複習過後再思考,你的記憶也會更深刻
找老師解答
直接問老師!當伸手牌,但不要完全零思考的伸出手
Wing自己在問問題之前都會仔細思考我到底哪裡不懂,要問哪幾個問題才能最快解決疑問
老師的時間也很有限,所以問問題要快狠準,才能達到雙贏
延伸閱讀:答案的品質永遠來自於問題!想得到有幫助的答案,必須先學會如何問出一個好的問題
自然派跟公式派要雙管齊下

最好的學習方法不是只專注在某一種,而是應該依照不同的階段和需求分別使用不同的方法,雙管齊下才能事半功倍,下面這部影片有清楚的說明
Wing最後再分享兩個例子,來說明為什麼應該要雙管齊下,而太專注在其中一個又會有什麼樣的狀況
本國人自己都會講錯
學日文的人常常都會背「は和が的差別」搞得頭昏腦脹,但是Wing曾經聽我的日文老師說,日本人自己有時都會用錯「は」和「が」,只是自己沒有感覺
因為這就是一種習慣, 「は」和「が」的差別對他們來說其實沒那麼重要
執著在文法的壞處

這是Wing一個剛學韓文的朋友,這時Wing已經自學過TOPIK 2了,他用的也是跟Wing一樣的課本
前面他已經有問我一些韓文的文法問題,我也沒有很厲害,但就自己少少的知識給他一些解答,後來冒出這種專有名詞的問題讓我頭腦愈來愈痛
我心想:「何必一直追求這些名詞呢?與其一直在乎什麼形容詞名詞化、形容詞副詞化,還不如把時間拿來多接觸韓文,搞不好學得還比較快呢」
他所提出的問題Wing藉由韓劇都可以常常看到,雖然記不住所有的用法,但是Wing可以知道正確的用法,我覺得這樣就夠了
但這朋友有一點很值得學習,就是它每學完一個文法就會大量造句,來訓練自己的韓文能力
從以上的例子Wing想說的是文法是拿來參考的,應用的經驗不夠,不能溝通,那學再多文法都沒用
當你接觸的愈多,就會對文法更了解,慢慢培養出語感
結論
這篇文章教你自然派和公式派是怎麼看待文法的,Wing也就自己的經驗教你這兩派你可以照做的幾個步驟
現在你可以看你是哪一派,去改變你的學文法的方式,又或者是可以「轉派」、「跨派系」的學文法,讓你的文法學習之旅更有效率
學語言是為了認識和這個語言有關的人、他們的生活、文化價值和思考方式,要利用文法來拓寬你的視野,而不是被文法架空你的經驗。
以上就是這次的分享,如果你覺得看完後有些收穫,歡迎你把文章分享給你覺得有需要的朋友讓更多人知道,我會非常感謝你,也可以寄信或到 Facebook 私訊跟我分享你的心得,我會非常開心收到你的訊息。
本站有部分連結與商家有合作關係,透過本站連結購買,我會獲得一些佣金,讓我可以持續營運網站,但並不會影響您的任何權益,詳情查看免責聲明。
延伸閱讀

我是一位長期鑽研如何學習的人,同時也是一位創作者、講師,熱於透過分享和引導幫助別人釐清並解決在學習上遇到的問題,不斷突破自身的極限。我始終相信學習是改變自己人生現況的最好方法,所以我致力於分享如何培養自學力。
希望創造一個不論年紀大小,當遇到需要一個技能來解決問題時,每個人都相信「 我做得到 」、「我學得會」的學習環境,不再被傳統的填鴨式教育觀念限制了自己的可能性。
版主分析的很清楚,透過這樣學習可以縮短摸索的時間
Summer你好
謝謝讚美
文法真的也是非常需要學習,如果學得好也是對整體很有幫助欸
Richmaple你好
感謝你~~~
我終於找到學習的方法了!! 之前都只會死讀硬讀,感謝版主分享
阿碩你好
趕快改變方法,學文法學得更快吧
哈哈好棒啊!直接給我實用的學習方法
perry你好
哈哈,一個乾貨的概念嗎
謝謝版主分享,提供學習語言的訣竅,知道大方向之後接著就是重複使用,反覆練習了!
willow你好
反覆練習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