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為 Wing 的自學週報的內容精選集,經過精挑細選後重新公開上架,如果你看完後覺得不錯,想要在第一時間收到最新電子報的分享 ( 不一定每篇都會上架到網站 ),歡迎點擊這裡訂閱。
我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叫做「創作者的 7 種死法」,其中一個就是信念老舊,所以今天想來跟你分享文章中提到的信念是什麼,以及你要如何改變信念?就是用「為什麼」來做到自我升級。

信念是什麼
信念就是一種「你很確定事情就是怎樣的一種感覺」,而這種感覺會不知不覺影響你成為怎麼樣的人
例如過去強調男主外,女主內,如果你相信男主外,女主內,或是別的東西,這些都是屬於你的信念,而我認為信念沒有好壞或對錯,雖然沒有好壞或對錯,但我認為會有不合時宜的時候,你就可以用另一套信念去取代舊的信念,就像給自己的 Windows 做升級一樣。
例如以前在職場可以在一間公司待很久都不用擔心被開除,但現在的環境,想要找到這樣的公司已經愈來愈難了,過去鐵飯碗的信念不再有用,就需要更新信念來適應新的社會,那要怎麼更新自己的信念?我認為你要習慣問自己「為什麼?」
何時該問為什麼
這邊分享幾個我常常問自己為什麼的情境,當我在看書看到跟舊觀念衝突的敘述時,我會問自己為什麼會衝突?為什麼作者會這麼想?當我看到新聞在報導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時,我會問自己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背後的脈絡是什麼?
當我看到別人因為小事在鬧情緒時,我第一個反應是這有什麼好生氣的?但下一秒又會問自己,為什麼他會產生這種情緒?當我想要向人發洩情緒時,我會想為什麼我會有這情緒?真的有必要生氣嗎?甚至是自己剛講出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時,下一秒馬上又在腦中質疑自己剛剛講出的話真的是對的嗎?
不管是在日常生活、自學過程、職場環境,透過這樣的方式,不斷檢驗自己原本相信的事情,往內去覺察自己正在想什麼,然後不斷驗證自己的新想法,進而去更新信念,讓自己跟得上時代,或是不要被某種框架給限制住。
延伸閱讀:【 學習反思 】論模板的必要性

染上思考的毒癮
為什麼這三個字總是讓我又愛又恨,愛的是它能讓我不會看事情只停留在表面,而是會不斷向下思考更本質的問題和答案,恨的是它常常讓我的思考停不下來,因為這些為什麼會生出更多的為什麼,為的都是解答自己提出的前一個為什麼,而且更討厭的是,這些想法有很多都是衝突的。
這些想法不斷在腦中打架,回答完一個就又會想把它給推翻,不斷質問自己是一種會上癮的行為,但也可以說是甜蜜的負擔,為了不要讓自己發瘋,偶爾還是要抓住一個救生圈,也就是找到一個比較耐用的信念,讓自己休息一下。
關於常識
最後我們來聊聊什麼是常識,也就是社會上多數人覺得正確的事,不過我們並不知道那是否真的正確?要討論這個問題,就必須深入思考為什麼這是正確的?或是為什麼這是常識?常識有可能不正確,或是明明不正確,卻被認定為常識。
以前我們所認為的常識,放到現在可能完全不正確,同理,現在大家認為的常識,到未來也可能被顛覆,所以不需要過於責備別人怎麼這麼不懂常識,因為那只是我們自己認為對的信念,剛好這個信念又被多數人給接受罷了,有些人堅持己見,最後他的理念反而成為了新的常識。
所以面對常識要永遠保持懷疑的態度,常常問自己為什麼,例如這個常識真的有道理嗎?還是只是多數暴力,強行把它變成正確的而已,例如一些社會的潛規則。
延伸閱讀:【 學習反思 】自學的五字箴言
結語
你不可能永遠是對的,這個社會也是,「為什麼」是一個大腦內建的,不斷讓自己免費升級的超好用軟體,而且每個人都有,如果你想讓自己不斷進步,就請好好善用它吧!
以上就是這次的分享,如果你覺得看完後有些收穫,歡迎你把文章分享給你覺得有需要的朋友讓更多人知道,我會非常感謝你,也可以寄信或到 Facebook 私訊跟我分享你的心得,我會非常開心收到你的訊息。
本站有部分連結與商家有合作關係,透過本站連結購買,我會獲得一些佣金,讓我可以持續營運網站,但並不會影響您的任何權益,詳情查看免責聲明。

我是一位長期鑽研如何學習的人,同時也是一位創作者、講師,熱於透過分享和引導幫助別人釐清並解決在學習上遇到的問題,不斷突破自身的極限。我始終相信學習是改變自己人生現況的最好方法,所以我致力於分享如何培養自學力。
希望創造一個不論年紀大小,當遇到需要一個技能來解決問題時,每個人都相信「 我做得到 」、「我學得會」的學習環境,不再被傳統的填鴨式教育觀念限制了自己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