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為 Wing 的自學週報的內容精選集,經過精挑細選後重新公開上架,如果你看完後覺得不錯,想要在第一時間收到最新電子報的分享 ( 不一定每篇都會上架到網站 ),歡迎點擊這裡訂閱。
今天來聊聊我的老本行:語言,每次講到學語言,許多人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單字文法好難學、英文的文法好難、順序怎麼跟中文不一樣、韓文的字母好難,怎麼都是一堆圓圈和線?如果你也正在學某種語言,不知道是不是也曾經有同樣的感覺,還沒學就有點打退堂鼓了呢?
但我今天不是要來教你怎麼學單字文法,而是想藉由這個例子來跟你說明,為什麼有時候學習新東西不要過度思考,反而會學得更好!你可能會覺得這很矛盾,但請聽我娓娓道來。

學習不感到挫折的重要心態
前陣子的 IG 直播,主持人問了我一個問題:「你學語言到目前為止遇到最大的挫折是什麼?」,我一時之間還真答不出來,而開頭提到的單字文法難學,對我來說也從來不是問題,為什麼?因為我就只是「接受」而已。
我不會覺得英文文法邏輯跟中文相反很奇怪,我不會覺得韓文字母都像是在畫圖很奇怪,我就只是「接受」每個語言它特有的系統罷了,如果哪天我開始學泰文或阿拉伯文那種鬼畫符的語言,搞不好我也不會覺得它難學,只是可能會多花點時間練習寫字。
當你能夠把自己清空,不再帶著對中文的成見去看待其他語言,也不要一直強求每個字都要找到翻譯,然後覺得怎麼跟中文都不一樣!你就比較不容易因為單字文法很難而感到挫折,就是「接受」就好。
延伸閱讀:【 學習反思 】如果你想進步,就別看太多書
結語:永遠讓自己保持空杯
學習其他新事物也是一樣,當你在看一本書、上一堂線上課程、實作一個技巧,不管你以前是否接觸過同領域的內容,只要開始了,就要先把自己清空,不帶任何成見去學習。
如果少了這個步驟,你很容易會陷入確認偏誤,只接受跟你相同的觀點,不同的直接忽略甚至鄙視,這樣對於提升自身思維是沒什麼幫助的,當你的知識水杯永遠是滿的,自然就裝不下新的活水。

對我來說,思考不是學習當下最重要的事,我有時也會邊看邊思考,甚至質疑學到的內容,但只要還沒看完,我會習慣點到為止,搞不好後面的內容會把前面的疑問解決掉,或是用不同角度完美解釋前面不認同的點,看完後再用一個比較宏觀的角度來做全面的評估。
這時就可以盡情的去批判、去思考、去內化,留下真正需要的知識,或是捨棄舊有的思維,有時在學習的當下,當個天真的傻子,人家說什麼你聽什麼,不要有太多的批判,你反而會學得更好、更快,因為學習不會一直被中斷
思考不是不好,它是必要的,但有時過度思考反而會給自己帶來麻煩,對於一些新的知識,可以不用想那麼多,就只要「接受」就好。
以上就是這次的分享,如果你覺得看完後有些收穫,歡迎你把文章分享給你覺得有需要的朋友讓更多人知道,我會非常感謝你,也可以寄信或到 Facebook 私訊跟我分享你的心得,我會非常開心收到你的訊息。
本站有部分連結與商家有合作關係,透過本站連結購買,我會獲得一些佣金,讓我可以持續營運網站,但並不會影響您的任何權益,詳情查看免責聲明。

我是一位長期鑽研如何學習的人,同時也是一位創作者、講師,熱於透過分享和引導幫助別人釐清並解決在學習上遇到的問題,不斷突破自身的極限。我始終相信學習是改變自己人生現況的最好方法,所以我致力於分享如何培養自學力。
希望創造一個不論年紀大小,當遇到需要一個技能來解決問題時,每個人都相信「 我做得到 」、「我學得會」的學習環境,不再被傳統的填鴨式教育觀念限制了自己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