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功課,拿回主動權

【 從生活中談學習 】做好功課,拿回主動權

本篇文章為 Wing 的自學週報的內容精選集,經過精挑細選後重新公開上架,如果你看完後覺得不錯,想要在第一時間收到最新電子報的分享 ( 不一定每篇都會上架到網站 ),歡迎點擊這裡訂閱

正文開始

前陣子我去參加一個社交活動​,活動結束後大家要準備回家​,我就跟其中一位新認識的朋友簡單聊了彼此的近況​,他跟我分享他最近想買好像是喇叭還螢幕吧?反正就是 3C 類​。

他跟我說:「我完全不知道要怎麼挑比較好?」​

我說:「那你要做好功課阿,先讓自己心理有個底」​

他說:「要怎麼做功課啊?」​

​聽到這邊我其實蠻驚訝的​,對我來說,凡事做好功課是基本常識​,做好功課可以讓你武裝自己,不會輕易被別人呼嚨​,也可以讓你能夠大概預測接下來會發生哪些情況​,如果缺少了這一步,就很容易驚慌失措​,所以今天我想來跟你聊聊要怎麼做功課?​

做好功課

​什麼是「做功課」

以往在學校講到功課,大多指的是「複習」​,是上完課之後針對所學內容做應用和練習​,但在成人的世界裡,做功課大多指得是「預習」​,是在要做一件事之前,必須先了解的背景知識​,而在我們的人生之中,我覺得有 3 個最常需要做功課的情境:​

自學新技能​

習慣自學的人在開始自學之前​,都會先有自己的一套「學習地圖」​,我們學習不會單純憑著一股熱情去亂衝,而是會先去了解​:

  • 我想用這個技能做什麼?​
  • 要優先學什麼才能達到目的?​
  • 我有哪些管道或資源可以學習?​

再來根據這些問題的答案去擬定學習計畫​,自學新技能時如果能先做好對該技能的功課​,你學習起來就會更有效率,不會一遇到困難就想放棄​。

延伸閱讀:要怎麼找到學習的方向?知道自己要學什麼?你必須先搞清楚的 3 件事情

買東西​

特別是昂貴的東西更要做足功課​,我今年添購了很多的設備​,例如新螢幕、網美燈、綠幕、麥克風支架等等​,在把卡刷下去之前,我對每個東西也做了很多的功課,例如:​

  • 每個產品有哪些功能,這些功能又適合哪些人?​
  • 每個產品有哪些品牌可以參考、各自的平均價位又在哪裡?​
  • 了解產品相關的專業術語代表什麼? ( 如規格、數值單位等 )​

雖然很多資訊不是一時之間就能看懂​,也不是知道了就真的能變成跟專家一樣​,但起碼你可以先累積一些背景知識,才不會被商家的話術給騙到​,買了你根本不需要的功能,花了許多不必要的錢​。

以我那位朋友的例子來說​,我可能就會建議他要先知道​他對喇叭的需求是什麼?​是注重外觀?還是音量?還是想要其他功能?諸如此類​。

做好功課

跟人合作​

只要是你需要跟人互動的情況,都可以算在跟人合作的範圍​,例如認識新朋友、請教前輩、跟人合作一個專案等等​,這三個雖然看起來是完全不同的情境​,但其實要做的功課都可以歸類為三大項​:

  • 對象:等等要合作的對象是誰?有哪些基本資料要知道?​
  • 事件:等下要討論的事情是什麼?你可以做些什麼準備?​
  • 目的:你對這次的合作有沒有什麼期望?​

如果你覺得有點嚴肅,那我們舉個輕鬆的例子​,假設你今天要認識新朋友,你絕對不會希望等等聊天的時候冷場​,所以你會針對這 3 個要素去做功課,例如​:

  • 對象:這個人在做什麼工作、有哪些興趣?​
  • 事件:等下有沒有要特別討論的主題?針對該主題有哪些內容可以聊?​
  • 目的:你是希望單純加深感情?還是希望對方幫你什麼忙?​

​當你做好這些功課,你會發現有聊不完的話題​,也會知道要挑哪些話題可以更容易達成目的​。

結語

古代要開始戰爭前,雙方陣營一定都會做好萬全的準備​,不管是兵力、糧食還是戰略,甚至是先蒐集對方的情報​,總要有些籌碼才敢跟人家開戰,不然就只有被別人壓著打的份​,做好功課同樣是要武裝自己,為自己做好萬全的準備​,在做事的當下才能掌控主動權,避免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延伸閱讀:答案的品質永遠來自於問題!想得到有幫助的答案,必須先學會如何問出一個好的問題

以上就是這次的內容,如果你覺得看完後有些收穫,歡迎你把文章分享給你覺得有需要的朋友讓更多人知道。

合作邀約歡迎來信:wing.languages@gmail.com,或是到 Facebook 私訊跟我分享你的心得,以及關注 Wing 的日常動態。

如果有時間管理、目標設定、學習方法相關的課程需求,可以點這邊了解 Wing 的所有課程介紹

天下技能自學交流群


本站有部分連結與商家有合作關係,透過本站連結購買,我會獲得一些佣金,讓我可以持續營運網站,但並不會影響您的任何權益,詳情查看免責聲明。

留下你對文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