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來自問題,任何答案的品質由問題決定」
當自學遇到瓶頸時,常常會希望得到別人 ( 特別是有經驗的人 ) 給自己一些建議,但往往在詢問別人時總是覺得得到的答案沒什麼幫助,如果更慘的,可能直接被對方給忽略,連得到建議的機會都沒有。
究竟要怎麼每次問問題都願意讓別人覺得你很有誠意願意回答你,同時又得到自己最需要的建議來調整自學計畫呢?以下跟你分享我每次提問時都會先準備好的 3 個基本資訊,分別是「前提、定義、期望。」
前提是什麼?
別人在被問問題時基本上不會知道你前面做了什麼努力、目前掌握多少資訊、在哪裡卡關了?所以在提問時必須要讓人先對你之前做過的事情有基本的了解,讓對方知道你會問這個問題,是建立在什麼樣的條件下。
定義是什麼?
在提問時會無意間提到很多名詞,可能是這個領域的專有名詞,又或是大眾都知道,但各自有不同解讀的名詞。特別是大眾都知道的名詞,一定要先把自己的定義給講清楚,不然在認知不同的情況下,對方最後給你的答案很可能會是雞同鴨講。
期望是什麼?
我問完問題後期待得到什麼樣的解決方案?是只要一點方向上的建議,還是需要具體的執行步驟?又或是你只是想要對方給你一點心靈上的鼓勵?讓對方知道你的期望,它才能給你最適合的建議。
實際舉例
假設我今天在我在自學理財上遇到了問題,我想要請教有經驗的朋友我可以怎麼解決,我會怎麼在提問中包含這些資訊呢?
問題內容
XXX 好,我最近在學習如何理財,但是怎麼理就還是覺得不太清楚自己的金錢狀況,每次實際花掉的和記在帳上的金額永遠都對不上,甚至還變少了!不知道為什麼?
我使用的是 XXX 理財法,我已經使用了 3 個月的時間了,但總覺得沒有成效,我真的希望可以學好理財,讓我明確知道每個月的收支金額有多少,讓我可以安排我每個月的薪水?我聽說你也是用這個理財法,而且用得還不錯,想請你幫我思考可能的原因,以及我下一步可以怎麼修正呢?
拆解元素
- 前提:金額永遠對不上、使用 XXX 理財法、已經使用 3 個月了
- 定義:什麼叫學好理財?→ 明確知道每個月的收支金額
- 期望:分析金額對不上的原因、如何記帳記得更精準的具體步驟
透過這樣的內容,對方就會更清楚要從哪個方向給你建議,雖不一定會真的有效,畢竟還取決於其他很多因素,但相信你聽完建議後會比單純問一句「請問要怎麼學好理財?」得到的建議更有用。
結語
如何精準的提問是一門藝術,也是減少溝通成本的好方法,當你愈知道現在要提問什麼問題,就可以愈快的得到你需要的答案,盡快將你的學習方向調整到正確的方向。
以上就是這次的內容,如果你覺得看完後有些收穫,歡迎你把文章分享給你覺得有需要的朋友讓更多人知道。
合作邀約歡迎來信:wing.languages@gmail.com,或是到 Facebook 私訊跟我分享你的心得,以及關注 Wing 的日常動態。
如果有時間管理、目標設定、學習方法相關的課程需求,可以點這邊了解 Wing 的所有課程介紹,或是點這邊報名一對一的自學諮詢。
本站有部分連結與商家有合作關係,透過本站連結購買,我會獲得一些佣金,讓我可以持續營運網站,但並不會影響您的任何權益,詳情查看免責聲明。
我是一位長期鑽研如何學習的人,同時也是一位自學顧問、講師、創業者,從大學開始經營個人品牌,透過自學多項軟硬技能,20 歲出頭就成為一位自由工作者,開創了一條不同的職涯道路。
我熱於分享自主學習的心得,並擅長透過引導式提問,幫助人們釐清並改善自身在學習上遇到的問題,不斷突破人生和職涯上遇到的迷惘,找到人生的方向。
我始終相信學習是改變人生現況的最好方法,所以我致力於協助人們培養自學力,學會找到內在的學習動機來設定學習目標,並依照喜歡的學習方法,做好時間管理,規劃出最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