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

為什麼事情老是做不完?讓我告訴你什麼是拖延症

拖延症

你是不是曾經有下面的經驗呢?

  • 看到要開始動工的報告就想關掉電腦,想說晚一點再做,能拖一秒是一秒
  • 明知道有很重要的事要做,卻不停做一些明知道沒有意義的事情,假裝自己好像很忙
  • 事情已經死到臨頭了,卻還是想著:「再拖一下應該沒關係吧?」
  • 腦中想著打玩電動後再來做報告,不知不覺已經打到凌晨兩三點了

如果你有以上任何一種,你可能就是拖延症患者的其中一人!

但拖延症並不可怕,只要你學會跟它相處,拖延也可以成為你的小幫手

什麼是拖延症?

  • 拖延:知道有事情要做,但拖了一段時間才做
  • 拖延症:知道有事情要做,但拖了一段時間才做(甚至是沒做),緊接而來的是自責、焦慮、罪惡感等情緒,並開始影響正常生活

由上面可知,兩個差別在於是不是影響到生活?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會造成拖延的原因有兩個:

  • 害怕失敗:因為害怕要做的事情無法做好,而不敢開始動作,選擇了拖延
  • 你根本不想做:你潛意識根本不喜歡做這件事,所以選擇用拖延來逃避

但是其實拖延症並不是一種病,也不是很深奧的心理學概念,它只是在網路上的一種流行詞語

像上面說的,要定義為拖延症必須是影響到生活,同時要滿足下面兩個條件才能成立:

  • 知道不做的後果有害,但仍舊不做
  • 這是可以避免的結果,但仍舊不做

為什麼會拖延

Wait But Why的創辦人之一的Tim Urban在他的TED演講中提供了簡單卻很有道理的解釋

他在演講中提到拖延者和不拖延者的大腦中都有位「理性決策者」提醒我們要處理重要的事情

而兩種人的大腦差別在於拖延者的腦中多了一隻「及時行樂猴」,牠會在我們想要認真做事情的時候告訴我們說:「我們晚點再來做這件事,先來放鬆玩樂一下!」

每當猴子想要玩樂時就會掌握我們腦中的方向盤,讓理性決策者無法作用,也就造成我們開始拖著重要的事情不做

而當事情的期限快到的時候,我們腦中的第三位角色就會冒出來,也就是「恐慌怪獸」,牠是猴子最怕的東西

恐慌怪獸

當恐慌怪獸出現,就是我們警覺到:「這件事不做不行了」的時候

拖延系統混亂

此時猴子就會躲起來,這也讓理性決策者可以重新掌握方向盤,讓我們開始做真正重要的事

重新掌握方向盤

這個簡單的故事解釋了為何我們常常會用拖延來逃避不想做的事,卻能在快到期限時爆發自己的潛能完成這些不想做的事

這段演講也說明了只要我們管理好期限,拖延未必是壞事,甚至可以幫助我們產出更好的成果,這點下面會在提到

下面是Tim Urban演講的影片完整版(記得開啟CC字幕喔!)

拖延症的類型

#短期拖延

有截止日期的拖延,例如期末要交的報告、幾月幾號前要完成某個案子,因為有明確的截止日期,所以恐慌怪獸最終總是會出現,督促你完成工作

#長期拖延

沒有截止日期的拖延,實際上我們生命當中很多重要的事情都是沒有截止日期的,例如跟家人吃飯,開始創業,這些沒有明確截止日期的事情不會喚醒恐慌怪獸,也就造成猴子一直掌握方向盤,而你也一直無限期的拖延

#簡單拖延

順手就能做,不用特別記的事情,但就是會一直拖,例如幫媽媽倒垃圾,回朋友不重要的訊息,總是忍不住想說晚點再做,但結果往往是忘記做了

像是我媽常常會叫我等等要洗碗、倒垃圾後就出門了,但我常常會到我媽回家了那些事情都還沒做完,然後我就被罵了….

拖延症一定不好嗎?

我們通常認為拖延就是自制力不夠

但在實際生活中,拖延雖然做事效率比較低,卻容易帶來更好的創意

以前在考國文時,老師都會說先翻到後面看作文題目,了解題意後從選擇題開始寫,這個簡單的行為會讓你更容易寫出好的作文

因為當你準備去做一件事的時候,腦子裡會一直想這件事,這時你去做了別的事,前面那件事依然會在留在你腦子裡,你就有了反覆思考的時間,所以你的想法可能更有創意,但前提是要對事情有足夠的認識,才容易想出創意

另一個有名例子就是李奧納多·達文西 ,他花了16年才完成《蒙娜麗莎》這幅偉大的畫作

他拿起畫筆又放下,一度覺得自己很失敗,後來他在研究光學理論的時候,發現能把光學知識運用到改進《蒙娜麗莎》這幅畫的光感上,才完成了《蒙娜麗莎》

最具備創造力的人,不是第一時間完成任務的人,也不是拖到最後一分鐘才做的人,而是那些適度拖延的人,因為拖延給了他改進的時間,並能讓他不斷加入新的觀點。

怎麼克服拖延症

我們到現在知道了什麼是拖延症?為什麼會拖延?拖延症的類型?

那到底要怎麼克服拖延呢?

這邊不會講說大部分所講的,把任務切成小塊、番茄工作法、給自己獎勵那種方法,不是因為沒用,而是我覺得太勵志了,對很多人來說實際執行率有限,以下提供的是我覺得比較實際點且有效的做法,僅供參考

  • 群體壓力:既然你認識到自己有拖延症,知道拖延症有一個特性,當你面對的是一個人的任務時就會拖延,因為沒人督促你,而在群體壓力下,拖延症會被減緩,因為別人在做,你就比較不好意思去拖延
  • 結構式拖延:在代辦清單列出好像有截止日期的工作(例如寫文章),在列出其他有意義但比較不重要的事情(例如背單字、打掃房間),讓他們互相拖延,這方法可以在讓你拖延一件事的同時,完成其他有意義的事,讓你感覺自己有產值

關於結構式拖延的講解可以參考下面這部影片(請從4:28開始)

結論

我自己其實也是個拖延症患者,能不要現在做的事我一定不會現在做

也因此常常會火燒屁股,爆肝在那邊做事情,旁邊的人也會常常對我抱怨

但我覺得拖延未必是不好的事情

只要學會管理期限,跟猴子保持良好的關係,拖延也可以是你的好朋友

以上就是這次的分享,如果你覺得看完後有些收穫,歡迎你把文章分享給你覺得有需要的朋友讓更多人知道,我會非常感謝你,也可以寄信或到 Facebook 私訊跟我分享你的心得,我會非常開心收到你的訊息。

天下技能自學交流群


本站有部分連結與商家有合作關係,透過本站連結購買,我會獲得一些佣金,讓我可以持續營運網站,但並不會影響您的任何權益,詳情查看免責聲明。

延伸閱讀

在〈為什麼事情老是做不完?讓我告訴你什麼是拖延症〉中有 9 則留言

  1. 拖延跟自制力或者是說自律真的是一體兩面!!!真的要自我認知要改變,一切才會有變化

    1. 拖延不是病,拖起來要人命XD,我也還是會偶爾把事情拖到最後再做,只能說慢慢改進中 哈哈

  2. 我有拖延症 但是是針對正職工作的部分哈哈哈哈 因為我真的很討厭上班
    我都拖到最後一刻 做個大概80分就好 把時間拿去處理自己更重要的事

  3. 這好像在講 大學生的我啊…..哈哈哈哈 每次都要等到最後一刻才做報告~~~導致每次考試都很辛苦 要改進 改進~~~

  4. 那個TED演講我也看過,看完覺得我就是拖延症患者XD
    不過你的兩個方法我都使用過,覺得很有效,但有時候還是會忘記用就是了..

留下你對文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