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總有一體兩面,有光明就有黑暗,有正面就有反面
在財富的路上,有收入就有支出
我們常常聽到「被動收入」,但卻常常忽略了「被動支出」
什麼是被動支出?簡單來說就是
「你還沒做什麼,但你的錢已經被花掉了」
我們先看看下面這張圖,就可以知道我們平常收入和支出的分類狀況

被動支出就像隱形的吸血鬼,默默地把錢從你的荷包吸乾
不要以為只要靠被動收入來開源就行,也要好好減少這些被動支出來節流
被動支出三特性
#沒存在感
被動支出通常不容易察覺,有可能是你不知道什麼時候買下但一直沒用的課程,或者是跟朋友聚餐後的續攤,這些都會讓你的錢默默地從你錢包溜走
#有週期性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每個月的帳單費用了,每個月帳單都會在固定的時間寄到你家要你付錢,這時如果你設定了自動扣款,每個月的特定日期錢就為了付這些帳單突然不見了
#沒急迫性
例如購物,人常常會因為看到一個「想要」的東西就買下去,但是買到後仔細想想,自己現在真的有「需要」這個東西嗎?
當你思考完後,發現自己其實沒有很「需要」這個東西,但錢也已經流出去了
認識了被動支出的特性,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到底有那些被動支出吧!
再往下讀之前可以先看看這部影片,看看別人怎麼說.
通貨膨脹
最可怕的被動支出,原因是因為錢會因為通膨的關係不停貶值,能買的東西愈來愈少,也就是我們的購買力下降了,換句話說就是物品又漲價了

#例子
雖然同樣都是通貨膨脹,但是對富人和窮人來說意義卻是截然不同
假設貨幣貶值了 2%,即購買力大約下降了 2%
A先生月入5,000元,原本月花費是5,000元,經過通膨後,收入依舊是5,000元,可是月花費卻因為通膨變成大約5,102元(5,000 ÷ 0.98),此時他就必須要想辦法多賺點錢來過生活
B先生月入15,000元,原本月花費也是5,000元,雖然經過通膨一樣要用 5,102 元才能過生活,但他還是有9,898元可以存,如果拿去投資,就可能獲得 3%以上的利息,因通膨損失的2%就補回來了,也就是說,富人就算遭遇通膨,他們的恢復能力更強
#解決方法
把手中短期不會用到的錢,拿去投資和理財是最好防止貶值的方法,因為放在銀行存是跟不上貶值速度的
貸款利息
意思就是借錢就要支付利息,最著名的就是信用卡了,其他還有房貸、車貸一大堆哩哩扣扣的貸款,這些都會不停的計息,不知不覺的把你的錢一滴一滴的吸走
以信用卡來說,你等於事先向銀行借錢買東西,一但你借了錢,你就許下一個承諾,你就必須在未來某一天一次性或分期連本帶息地還掉這筆錢
此時你就創造了一個週期,你必須時時刻刻面對你的利息
延伸閱讀:【信用卡大解密】一分鐘搞懂循環利息
而信用卡最可怕的就是「最低應繳」,詳細的可以參考這部影片
#解決方法
- 每次都把信用卡費繳清,不要只繳「最低應繳」,能繳多少就繳多少,不然信用卡利息以「天」計價,會付到吐血
- 只借能為自己創造財富的東西借錢,不要為消費而借錢,借錢是為了提升自己,而不是單純享受,這樣就太浪費了
跟朋友聚餐
跟朋友吃飯是件快樂的事,但是每次聚餐的價格小至200,上至500以上都有,如果要續攤,價錢就又要繼續往上加
想一想,如果每天都有聚餐,你每個月的薪水光是花在聚餐上面就飽了
#解決方法
- 跟朋友聚餐很好,但偶而為之就好,不常吃飯也還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可以聯繫感情
- 聚餐約的地點可以選擇自己可以負擔的餐廳來減少花費
衝動購物
現代人買東西就跟吃飯一樣簡單,有時只要動動手指就買下了自己不需要的東西,或是看到有特價或打折就一頭腦的買了一大堆相同的東西
這也就造成了所謂的「衝動購物」
#解決方法
- 分清楚「想要」跟「需要」
- 網購的東西不要當天買,思考幾天後決定到底需不需要再買
- 出門前列好購物清單,只買清單上的東西,不要關注那些自己不需要的東西
生活必需品
有人可能會有疑問,生活用品也是被動支出?
沒錯!因為你每個月都一定要付這些錢,你才能生活下去
這些花費無法被消滅,但是可以想辦法減少,例如
- 手機上網吃到飽
現在很多人都用高資費辦上網吃到飽,但是你仔細看每個月的流量,真的有多到需要吃到飽嗎?
假設你每個月的流量平均都在 5~6 GB,而現在有一個比吃到飽價格還要低的 8 GB 網路方案,你可以思考一下,真的有需要花吃到飽的錢,但得到都是同樣的結果嗎?
- 第四台
思考一下,你現在有多常看電視,是不是看的都是特定哪幾台?那是不是可以想想你所看的那幾台,有沒有替代方案可以讓你不用花第四台的錢,一樣能看到你喜歡的節目
其實網路這麼發達,很多節目都已經在 Youtube 有直播或者是穩定上傳他們每一集的影片,在網路上看不僅方便,而且又可以省下一筆錢,何樂而不為呢?
#解決方法
- 不能老是想著錢再賺就有了,就胡亂花錢
- 帶少點錢出門或不帶提款卡,不僅可以克制自己的花費,也可以強迫自己儲蓄
- 分清楚到底哪些是「必要支出」,哪些是「被動支出」,不要讓虛榮心支配你的錢
多餘的自我成長
這邊指的是繳費後可以無限使用的會員和課程,例如
- 健身房的月費
- 長期課程的費用(例如英文)
你可能有買過上面這些課程的經驗,但買了之後你又實際用過幾次呢?
很多人買了這些課程後就因為各種理由就沒去了,但是費用還是一直一直扣
而且這種課程很多都動輒上萬塊,如果不用,這些費用就等於放水流了
#解決方法
- 改成「計次」的健身房,例如運動中心
- 買短期課程,例如師大、救國團,短期課程較不容易變心,想退出也比較不會心痛
付費功能或免費試用
指的是一開始先讓你免費試用,到期後就要你付錢的APP或者是功能,例如
- Spotify
- Netflix
- 來電鈴聲
- APP的VIP解鎖新功能
這些往往都會先讓你試用,然後再跟你說只要月付很便宜的價錢就可以怎樣怎樣,但你仔細想一想,你真的有需要這功能嗎?是不是有折衷或替代的方案可以考慮?
另外遊戲的課金也算在這類裡面,社會上有很多的「課長」,他們可能有很多是本身就有錢花,所以沒關係
但是很多人卻是明明沒什麼錢,卻為了買虛寶不停的花錢,但是常常是買了還是打不贏對手,只好繼續課金,下次在按下購買前先冷靜一下,想想是不是可以把這錢花在更有意義的地方
#解決方法
- 停止課金
- 跟朋友合資,可省下幾乎一半的錢
記住!免費的有時卻是最貴的
結論
在關注如何開源的同時也應該注意節流,雙管齊下才能達到創造財富的效果
除了常聽的被動收入,被動支出也是非常需要十分注意的,記住
再便宜用不到都是浪費
以上就是這次的理財小知識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幫我分享出去
有什麼問題也歡迎在下面留言,我能回答的都會幫大家解答
如果文中有錯誤的也歡迎指正我,我都會虛心受教
覺得這篇文章不錯的話,希望你可以花一點點時間,幫我點下面綠綠的拍手按鈕5次,我將會獲得一點小獎勵,感謝你
我們下次見囉~~~
延伸閱讀

一位內向和喜歡自學語言的台灣人,學過8種語言,能溝通的語言為3種,分別是英文、日文、韓文
我喜歡自學不同的語言吸收各式各樣的資訊,並把它實際運用在生活中,使生活因語言而充滿樂趣
同時我也對許多普世價值抱持懷疑,不斷在探尋自我中同時找尋這些懷疑的解答
如果你也是我的同伴,我將在這個網站跟你一起找到答案,持續自學和成長
商業合作請洽:wing.languages@gmail.com 點這邊加入自學語言課程 點這裡了解更多Wing
被動支出真的是很無感,而且不知不覺就累積很多,有時候都不知道錢跑去哪裡,結果都跑去每個月的自動扣款當中…
tim你好
可以找個時間好好檢視自己的財務狀況,看看還有什麼可以減少的被動支出
以前都沒注意過自己的被動支出欸!沒想到原來這麼重要!謝謝分享!
ChenTzuchi你好
不客氣
健身房的月費真的很有感..
繳了卻沒去運動
過了一年覺得超浪費QQ
valentinodaily你好
如果確定不會再用的話還是建議趕快停掉比較好,不然錢可是時時刻刻在流阿~~
現在大家流行斜槓生活
越來越充實
需要更多賺錢的方式
謝謝版主的介紹
bryant你好
找到屬於自己的賺錢方式才是最重要的,痛苦的賺錢,賺再多都不會開心的
覺得真的身邊很多東西投資下去
有時候無形中就會形成一種浪費!
所以審慎評估是最重要的 !
Roy你好
評估很重要,但是過度評估反而會限制了自己
有時候回頭看就不會覺得他是種浪費,反而是種必經的過程
真的要了解生活中的物品是需要還是必要,要不然很多消費以為是理想當然,其實是浪費的
sam你好
審慎評估自己的消費是很重要也需要學習的
感謝版主介紹,貸款真的盡量提早繳清
Jason你好
真的,貸款太恐怖了
花錢這件事情….
真的是默默地就…
Jinhan Lee你好
默默地就出去了嗎 哈哈
各種支出還是要加以謹慎考慮,畢竟有些不太需要花費都可以省下來
,久了就是一筆可觀的數字
LeoLiu你好
黑阿,省下來的錢搞不好又可以做另一筆投資
感謝版主分享,真的平常很容易會忽略這些支出
Alan你好
真的需要多注意
被動支出真的很容易被忽略,餐飲這一塊…真的很有感!每個月賺的錢都不知不覺的…遛走了~~
Lily你好
有時減少跟朋友的聚餐其實也不會怎麼樣,反而還可以省下很多錢呢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