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Wing開始在關注語言學習相關的書籍,為的就是修正自己語言學習的方法,讓自己學語言能更有效率,第二本接觸到的就是這本「6個月學會任何一種外語」
這本書注重方法論的講解,告訴你學語言的5個原則和7個行動,書中也會一步步教你怎麼在6個月內紮實的學會任何一種外語,在繼續看下去之前,可以先看看作者用三種語言重複解釋本書中觀念的演講
語言貌似一道高牆,阻絕了人與人間的溝通,但這道牆並不是有形的
只要我們改變想法,把對語言的『恐懼』變成『有趣』,這道高牆就會自動消失
語言反而變成人與人交流之間的潤滑劑」
——謝智翔(Terry)
為什麼我要讀這本書
內容簡介
作者龍飛虎是一位出身於紐西蘭的心理學家兼語言學家,利用自己本身多年的經驗歸納出學語言的5大原則和7個行動,並提供詳細的行動指南教你怎麼6個月學會一門外語,本身也有專屬網頁和專屬課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以下連結
必讀原因
- 新浪、騰訊等各大媒體強力推薦
- 作者TED演講觀看超過1500萬次
- 紐西蘭作家親筆中文著作
適合什麼人讀
想提高語言學習效率的人
如果你像Wing一樣,在學習一門外語時學得還算順暢,但是總覺得哪裡還可以再更好,那你可以看看這本書
試著去應用裡面的原則,並修正成屬於自己的方法,Wing現在也還在持續實踐並修正中
覺得學語言很難又很累的人
你是不是認為學語言一定要背單字、學文法才能學會,所以覺得很難又很累呢?書中會否定這種觀念,並提供一個更輕鬆也更有效率的學習方法
看完我會學到什麼
- 學語言要知道的5大原則和7個行動
- 如何在6個月裡依照步驟學好任何一門外語
看這本書時要注意的地方
- 只有簡體字,讀之前要看得懂簡體字
- 有些詞為大陸用語,台灣人可能會不習慣
學外語的迷思
你要有天份才能學外語
很多人會認為自己學不好語言,是因為沒有語言天分,但其實那只是你給自己設下的限制,想想看,如果你需要天分才能學語言,那你會發現身邊的人大部分都不會說話,因為他們連自己的母語都學不會!
作者認為:「學習語言,天份不是必要,你缺的只是方法跟決心!」
學外語最快的方式是到當地國家生活

這應該是很多人對學語言最大的刻板印象,包括Wing也曾經這麼覺得,看了這本書後有了新的體悟,Wing現在部分同意這個意見
把周遭的環境強制改造成外語的環境本身並沒有什麼效果,你還是可以選擇要不要說外語,就算不說,靠比手畫腳之類的方法還是能活下去
把人丟到當地國家學外語,就像把完全不會游泳的人直接丟到海裡一樣,他只會馬上溺斃而不是馬上學會游泳
要利用這種方法學外語,除了環境之外,最重要的是要使用正確的方法來學,這個方法才能奏效,就算你把人丟到海裡要他學游泳,你可能也要先給他個游泳圈,然後從閉氣、換氣開始學
6個月學會任何一種外語的5大原則
找和你有關的內容
在學習外語時,一定要先學跟你有關的內容,可以是音樂、戲劇或新聞等等,因為這些東西跟你切身相關,所以你會主動的想去了解他所說的內容,也因此你會學得比較快,這個在第三個原則時會再提到
Wing回想一下自己學日語的過程,當初是因為想要聽懂動漫在講什麼才學的,而動漫除了一些專有名詞外,講來講去就是那幾句話
只是單純學起那些話,Wing就能應付大部份的溝通(雖然可能會學到一些不太禮貌的用法…)
像工具一樣每天使用新語言
語言是一種工具,我們為什麼要學外語?不管什麼目的,最終目的就是要能與人溝通,達到我們想要的目的(ex:買東西、談判)
為什麼嬰兒可以很快的學會母語?因為他們必須要用母語跟周圍的人溝通,很多學了好幾年的人一樣跟個啞巴差不多,因為你還是可以用母語說話,只有逼自己用外語做溝通,才會有快速的進步
明白意思,就會不知不覺學起來
這在書中有個專有名詞,叫「可理解輸入」,意思就是先理解意思,然後下意識自動獲取外語,就會下意識獲取對方正在使用的語言
我們的大腦會自動把不熟悉的聲音過濾掉,如果你能先理解意思,他就能變成你熟悉的東西,大腦也就能把這些聲音傳到你大腦的深處
語言不是知識的累積,而是種生理訓練
這個原則比較注重在口說的部份,人的臉有43塊肌肉,經過訓練就可以跟母語人士發出類似的音,做出同樣的動作,你的肌肉也會更靈活,怎麼靠發音訓練肌肉可以參考這部影片
保持愉快,不要鑽研細節
不僅是學外語,學任何東西都必須在一種輕鬆、愉快的狀況下學習才會學得快
除了讓大腦保持開心,你也要知道自己有所不足,不能完完全全聽懂所有外語,不要感到沮喪,把心思放在你已經會的部分,先不要太鑽研細節,慢慢學習和進步就好
6個月學會任何一種外語的7個行動
大量地聽

這在書中叫做「泡腦子」,也就是大量地聽你要學的外語,不是單純狂聽猛聽就好了,聽的時候要專注在那門外語的節奏、語調等等
這個行動的重點是要讓自己聽這個語言時能聽得舒服,不會覺得像蚊子一樣在耳邊嗡嗡嗡的很吵,聽得舒服後才考慮聽不聽得懂的問題
Wing覺得泡腦子這個行動真的是學外語最重要的環節,回想一下,我們從出生就不停地在聽母語,不管是家人、電視,甚至是外面叫賣的聲音
我們就是在這種大量「泡腦子」的情況下學會我們的母語的,那為什麼長大了卻要捨棄這種本能,去死背單字和文法呢?
延伸閱讀:什麼是泛聽和精聽?它們又是如何加強你的聽力
先了解整體意思,再了解個別單字

一般遇到新的句子,第一個反應應該是先去查他的翻譯吧,這樣才能知道這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啊
但作者認為,我們應該要依照前後文或經驗先去猜他是什麼意思,再一個個了解這句話中出現的新單字,先不用管文法,因為大腦會自己慢慢修正成正確的文法
當你了解並再次聽到這個單字或句子,會對它有更深的記憶
混合學到的單字,開始造句
語言是一種創造的過程,如果你會10個動詞、10個名詞和10個形容詞,你就可以創造1000個不同的句子,這也是我們小時候常做的「造句」
想想看國小的國文課,我們是不是常常做這樣的題目
- 範例:我的爸爸是老師
- 題目:我的 ( ) 是 ( )
上面這個題目你可以用你學過的所有名詞造出千萬種句子,學外語也是一樣,盡情的把你會的單字、文法都用出來,不用擔心文法對不對,能讓人理解就行
把注意力放在核心單字
任何語言都有最常出現的單字,例如狗、你、車這種,以英文為例,記住1000個單字,可以應付生活溝通的85%,記住3000個單字就可以應付98%以上日常溝通、工作、商務交流,換句話說,你學會3000個詞,就可以開始說一門語言
延伸閱讀:《 外語指南針 07 》原來單字&文法只需要這些!以前的我都搞錯重點了
找個語言夥伴
當小孩只會一點點單字的時候,別人根本聽不懂他說的話,但父母卻能夠聽懂,這就是語言夥伴要做的,一個好的語言夥伴應該要有下面幾個特質
- 知道你在說什麼,即使你說錯了
- 有耐心、不會一直糾正你的錯誤
- 能真正地了解與使用該語言
- 使用你懂得單字和文法回答你
- 能夠用正確的、你明白的語言來對你的表現做回饋
在不會一直被糾正的情況下,你就不太會恐懼,也會變得更有自信,更願意溝通,對方也會盡可能了解你的意思,並給你適當的回饋,想要找到一個好的語言夥伴,可以利用線上外語口說平台,例如italki
延伸閱讀:如何第一次做語言交換就上手,一篇文章解決你所有的疑難雜症
模仿別人的講話方式

上面提到,語言其實是一種生理訓練,模仿別人是個很好的學習方式,觀察他們的表情,表情到位,發音也能更精準,你講出的話也更容易讓人理解
把單字和圖像做連結

作者把這個稱為:一個盒子兩條路,我們在學「Fire」這個字時,會在他的旁邊寫上「火」來表示他的意思,但作者認為這樣的學習效率很低
作者認為我們應該要建立一個關於這個單字的圖像,也就是「盒子」,讓中文的「火」和英文「Fire」連結到這個盒子,也就是「路」
讓用英文提到「Fire」,我們走的就是「英語路」,提到「火」走的就是「中文路」,不管走哪條路,我們要想到的都是這張下面這張圖片

如此一來你會更清楚你在學的到底是什麼東西,把單字和圖像做連結,記憶也會更深刻
以上就是龍飛虎在書中提到的5大原則和7個行動,他也在書中提到,如果你能用其中幾種方法,你學外語的效率將會提升,如果全部都做到,你將能在六個月內真正熟練一門外語
6個月學好外語行動指南
學完了理論,當然要來實作一下啦!書中給你每周至每個月要做什麼事情來利用6個月學好一門外語
什麼叫學會
- 已經掌握1000個核心單字,能聽懂也能使用,能夠處理日常生活所需的溝通
- 可以用你已經會的知識來創造任何句子,不用最精確但可以用單字來表達你想說的話
- 聽到陌生的單字時,可以輕鬆請別人解釋,你也可以吸收新單字
- 發音接近母語者,非100%,但不會對溝通造成阻礙
- 節奏、速度等完全符合母語者,而且也能自然的使用該有的方式進行日常溝通
- 掌握母語者的肢體語言
- 建立語感,能知道哪些是大家都認同的說法,哪些是沒什麼人在用的
第一個月 – 第一週
目標
- 能開口說一點點外語
- 聽外語時,耳朵、大腦、心裡都能感到舒服
行動計畫
- 大量泡腦子
找個你有興趣或跟你有關聯的事物,開始大量地聽,注意力要放在節奏和旋律上,例如哪裡有停頓,哪裡該大小聲,聽不懂沒關係,重要的是聽得舒服就好
- 建立說話工具箱
建立能幫助你做初步溝通的一些句子,並利用這些進行第一次溝通
例句:
- 我叫Wing
- 我的興趣是聽音樂
- 你是哪裡人?
- 你喜歡吃什麼?
第二週
目標
- 聽清楚內容
- 掌握核心單字
行動計畫
- 繼續泡腦子,聽清楚每個字
開始能聽清楚每個字,包括一些助詞等等細微的單字,但你不一定能聽懂,可以開始聽不同的會話,先聽得熟悉,到能開始跟著說,並針對每個句子建立畫面和感覺
第三周
目標
- 開始用外語溝通,能應付2~3種情境
- 建立創造句子的信心
行動計畫
- 繼續泡腦子,增加可理解的知識
開始聽得愈來愈熟,能猜出會話裡面的一些內容,經由查證後增加自己的知識
- 複習舊場景,並增加12個新場景
- 找位語言夥伴並開始對話
可以利用cambly、Italki、Tandem等等工具來找到適合你的語言夥伴,有些要錢,有些則是免費的,但品質就要再評估一下
- 增加說話工具箱的內容並持續練習
第四周
目標
- 能應付至少6種情境
- 在腦中建立該外語的邏輯
行動計畫
- 繼續泡腦子
- 複習舊場景,並增加新場景
- 堅持每天和語言家長對話
- 不斷自言自語,變成習慣
自言自語Wing認為是學外語的人都要培養的好習慣,包括Wing自己本身也有這習慣,因為在沒有良好環境的情況下,自言自語就等於給自己創造了說外語的機會,也是間接為自己創造環境的一種方法
第一個月能達到的成果
- 能自己創造句子,也能對有興趣的話題進行對話
- 能認識500個單字,說話時能用150~200個單字
- 泡腦子時能聽清楚75%以上
因為篇幅考量,這邊只會簡單提一下第一個月的目標、要做的事還有預期成果,如果想清楚了解每個步驟的細節,可以點選下面的按鈕馬上到博客來取得「6個月學好一門外語」

學外語要具備的心理素質
最後,除了照上面的規則走之外,還要注意一些阻礙,那就是你本身對學外語的心態,學東西學得快樂最重要,一個好的心態也會幫助你學得更快更好,下面是書中提到你在學外語時應要具備的心理素質
延伸閱讀:《 外語指南針 01 》打掉重練!從零開始認識學語言這件事
輕鬆、愉快最重要
心理學研究顯示,學習時候聽音樂,可以把學習速讀和效果提高50%以上,音樂能調整心情,從緊張走進輕鬆的狀態,如果你覺得學習的壓力很大,不妨用點音樂來調整自己的心情喔!
一天只要5分鐘,重點在堅持
萬事起頭難,但只要踏出第一步就不難了,接下來只要考慮如何堅持下去,你可以先從一天5分鐘開始學外語,先培養出習慣,再慢慢增加強度
正確評估自己的進度
學任何東西都要有一個評估的標準,這也是考試的其中一個目的,適時給自己一點回饋,例如背了100個單字、學會10個文法、開口說不結巴15分鐘
藉由這些回饋來衡量自己學到哪裡了,利用這種方式你也能感覺到自己慢慢在進步,就會更有動力堅持下去
延伸閱讀:《 外語指南針 14 》下一步該怎麼做?你的語言學習目標合理嗎?
戰勝恐懼
學外語會撞牆是很正常的,但是你能不能忍受在沒找不到答案時,還能保持積極的心態去解決問題,這將會是你能否學好的重要關鍵
延伸閱讀:如何解決自學語言時遇到的所有問題?7+1種方法讓你靠自己學會新語言
100%承擔學會的責任
俗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你要知道,外語並不是教會的,而是學會的,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方法,如果你選擇了本書的方法,工具都給你了,能不能學會就看自己的造化了
營造正確的外語學習環境
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在不影響正常生活的情況下,讓外語保持進步,現在網路發達,你有很多機會可以接觸到外語,例如戲劇、小說、新聞等等
如果能把聽外語和看外語變成日常的習慣,慢慢創造「隨時都能學外語」的環境,先把熟悉的內容聽熟就好,再慢慢掌握新的知識,不要為了「學更多」而不停聽新的內容
延伸閱讀:沒有環境就自己創造啊!17種用沉浸式習得學語言的方式
結論
希望透過這篇文章,能讓你重新認識語言學習這回事,如果你願意,可以試試這本書的5大原則和7個行動來改善你學外語的方法,提高你學習的效率
記得也要保持正確的心態,努力創造外語學習的環境,讓自己享受語言學習的樂趣
最後送給大家書中的一句話給大家勉勵,只要掌握對的方法,任何人都可以在6個月學會一門外語,只要別人能做到,你就能做到
If one can Anyone can
以上就是這次的內容,如果你覺得看完後有些收穫,歡迎你把文章分享給你覺得有需要的朋友讓更多人知道。
合作邀約歡迎來信:wing.languages@gmail.com,或是到 Facebook 私訊跟我分享你的心得,以及關注 Wing 的日常動態。
如果有時間管理、目標設定、學習方法相關的課程需求,可以點這邊了解 Wing 的所有課程介紹,或是點這邊報名一對一的自學諮詢。
本站有部分連結與商家有合作關係,透過本站連結購買,我會獲得一些佣金,讓我可以持續營運網站,但並不會影響您的任何權益,詳情查看免責聲明。
延伸閱讀

我是一位長期鑽研如何學習的人,同時也是一位自學顧問、講師、創業者,從大學開始經營個人品牌,透過自學多項軟硬技能,20 歲出頭就成為一位自由工作者,開創了一條不同的職涯道路。
我熱於分享自主學習的心得,並擅長透過引導式提問,幫助人們釐清並改善自身在學習上遇到的問題,不斷突破人生和職涯上遇到的迷惘,找到人生的方向。
我始終相信學習是改變人生現況的最好方法,所以我致力於協助人們培養自學力,學會找到內在的學習動機來設定學習目標,並依照喜歡的學習方法,做好時間管理,規劃出最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
書裡頭提到的學外語兩大迷思,我都有耶!
學外語時需要具備的心理素質也講得很對,真的要戰勝心裡的恐懼,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態,正確評估自己的學習進度,才不會學習到一半就半途而廢了~
愛比你好
不管學任何外語,心態都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有好的心態才能學得持久
營造良好的環境,
透過重複學習,與興趣結合
持續並給定自己目標,對學習語言真的很重要
謝謝分享
劉昀昕你好
環境是可以被創造的,希望你學語言的路上順利
環境真的不是最重要的,有幫助但還是取決於自己要不要開口
謝謝版主分享!
Hauan你好
除了環境,開口的勇氣也真的很重要
我一直外語學不好,就有共同的迷思,用對方式和心態真的是最重要的呢!
Evelyn你好
希望你能透過這本書找到正確的心態和對你有效的方法
營造環境很重要,正在學英語的人,手機裡都有BBC WORLD NEWS的APP,有空的時候一直播,多聽多學會有進步。
植髮學長你好
真的,我現在在學韓文,手機裡也有韓國電台的APP,多聽真的很重要
我也一直以為去環境中才學得好,我應該會去試著改變這想法!
Johnson你好
先有正確的想法,工具才會開始有效
目前還在努力學習日文跟英文
心態打好學起來就會滿輕鬆的
最主要還是要有目標
Losam你好
目標真的很重要,但是心態才是基本
很詳細的解說!半年的堅持換取一個新的思維模式,能用越多不同語言的使用者思考的方式,腦袋就越靈活。
除了這本書之外,版主有建議哪些適合的學習資源嗎?英文和日語。
lan你好
時間成本真的很寶貴,英文的部分我還沒有太多的涉略,至於日文的話可以在參考我的日文教學裡的自學書推薦喔!
真的到當地強迫你講,語言很快就學起來了呢
Richmaple你好
黑阿~但是要用正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