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點進這篇文章,相信你可能即將畢業,或是剛畢業沒多久的社會新鮮人,正在思考著:「找不到工作怎麼辦?」,而面對未來的職涯,可能遇到了以下幾種問題:
- 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
- 對未來職涯感到迷茫
- 害怕做出錯誤的選擇
- 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
這篇文章會跟你分享如何系統化的找到第一份自己會相對喜歡、做起來會有成就感的工作,順利展開你的職場生活。
找工作要找高薪的?還是有興趣的?
相對於外面人力銀行所列出的各種產業趨勢、薪資水準等標準,其實我會更建議剛出社會的新鮮人要優先回到自己身上,從自己的興趣出發去選擇第一份工作,從興趣出發,不僅會讓你在工作上更積極,也會讓你快速地累積成就感。
當然,每個人的狀況不同,有些人可能會因為家庭狀況、居住地區等原因會需要優先考慮金錢的回報,這沒有不對,但如果你想要你過往至少 40 幾年的職場生活能夠過得比較有意義、快樂一點,那找工作時從興趣出發絕對是一個不虧的選擇。
麵包和興趣並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選項,而是一個比例和排序的選擇,如果你覺得金錢真的是你現在最需要的,那追求一份高薪的工作絕對沒有問題,但同時依舊可以兼顧你的興趣。可能是在這份高薪工作中用某種方式讓你同步發展你的熱情,或是用斜槓、兼職的方式用興趣來嘗試發展副業。
假設你看到這邊有點認同這個觀念,接下來我會跟你分享如何去發掘你的熱情,最好還能跟社會的趨勢做連結。當你要探索你的興趣時,可以從以下四個面向去思考。

過去經歷
即使你過去都還只是學生,或許你平常就是偶爾打工,剩下時間都只待在房裡耍廢,但我相信每個人都一定有他獨特的經歷,你可以去思考你過去曾經做過什麼工作?( 就算只是打工也行 )
在學校的時候有沒有曾經參加過什麼樣的活動,產生了特殊的印象?或是你有沒有參加過什麼比賽、社團?不管最後的結果如何,只要有參加過,它就是你的一份經歷,你可以從中回響有沒有哪些經歷是你覺得是特別印象深刻、最好有某個部分會讓你回想起來覺得開心的。
現有能力
你有沒有做什麼事情就是比別人做得更好、更快?在別人眼裡看來很難的事情,對你來說簡直輕而易舉,別人總是要來請你幫忙?又或是有沒有哪些事情是你做起來特別有成就感的?就算沒有人稱讚你,你也會覺得自己很厲害的事情?
這類型的事情可大可小,小至你打字的速度比別人快,大至你做出來的簡報就是比人家還要美上一百倍。很多人常常會以為自己會的事情微不足道,沒什麼了不起的,但其實,很多時候你覺得的無關緊要,其實是別人的夢寐以求!

自身興趣
你平常會關注什麼樣子的議題、現象?或是如果無聊的時候你會第一件想做的事情是什麼?這個類型的重點是,那些你雖然常做,但做完後會覺得空虛的事情就不會算在這個類型。
比方說你說你的興趣是刷抖音,但你每次滑完總有種不知道自己剛剛做了什麼的感覺,那我就不建議你把它當作你的興趣。但反過來,如果你在滑抖音的過程中能從中獲得快樂、放鬆,甚至是吸收到一些知識,那抖音就可以列為你的興趣。
延伸閱讀:如何找到自己的興趣?關鍵在於嘗試的勇氣
未來期望
在過去你有沒有從影片上、從學校舉辦的講座上,或是你身邊遇到的人身上,看到一些你嚮往的部分,可能是對方的工作狀態自由,每天都能出去玩,又或是你覺得能夠做到某個職位是一件很帥氣的事情。
這些都可以是未來期望的一種,簡單來說就是找到你的 role model,大腦會產生:「如果有一天我能變成那樣就好了!」的想法,甚至想到那個畫面都會心動的程度。
如何從你的興趣找出求職方向?
以上就是你可以發現你興趣的幾個方向,把這些都一一列下來,然後可以繼續依照下方的標準,去篩選出既是你的興趣,也同時可以符合社會趨勢,且未來做了不會虧的選項。
未來增值性
你的這個興趣本身如果持續把它精通下去,這個興趣未來會不會持續地提高價值?且這個價值短期內看不到天花板。比方說你對 AI 很有興趣,現在的社會 AI 發展只會愈來愈強大,會 AI 的人未來的職涯發展選擇只會愈來愈多。
能力提升性
再來是能力的提升,顧名思義就是能不能同時提升外在的技能熟練度以及內在的認知思維,這個興趣放在工作上,能不能讓你有各種各樣的機會讓你實際練習,可以遇到各式各樣的狀況來累積經驗,只要你能力提升、專業度愈來愈高,就算只是一個領域,你的工作選擇也會變得更多。
不可替代性
這個興趣持續鑽研下去,能不能累積出自己的一套風格、作法,是別人無法模仿的,例如漫畫是你的興趣,當你累積的一定的繪畫經驗,變成了漫畫家之後,你就會形成一套自己的繪畫風格,是別人無法輕易複製的,你甚至可能會取得自己的專利權。
但要提醒的是,如果你想要以這樣的興趣來做為你的職涯方向,可能會有很長一段時間都看不到什麼明顯的發展,收入上可能也會有很長一段時間會比較辛苦,不過只要撐過了,那個發展的程度是很可觀的!

新鮮人找工作的策略規劃
選擇了幾項同時符合你的興趣及社會需要的興趣後,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該怎麼根據這些興趣去找到第一份我們會比較喜歡、想投入的工作。
首先我們要先知道一個概念,我們找每份工作時都一定會有一個現狀,也就是我們目前的能力、知識、金錢、人脈等,再來是我們想達到的目標,也就是我們想要找到的工作,這中間就會產生所謂的差距,例如不足的技能、知識、經驗等。
所以找工作時的策略其實就是一個透過學習來補足差距的策略,總共分為五個階段。

釐清期
剛才花了很多時間再做興趣的確認,接下來就是根據這個興趣去搜尋有哪些相關的工作可以做,你可以透過人力銀行、問身邊的朋友、問 AI 等等的方式來盡可能的探索,這邊還不需要考慮薪水多高、能不能勝任,只考慮有哪些可能性,以及這些可能性中,有哪些是你比較想從事的,那就是你的目標。
接下來是盤點你的現狀,也就是在這個興趣上,你的熟練度有多少,以及你現在的經濟狀況、生活狀態、能投入的時間等等,了解你自己到底有哪些資源可以去運用。
拆解期
找出現狀和目標後,接下來就是去拆解到底是哪些東西造成你現在達不到目標,如果你打籃球來說,成為專業籃球員是你的目標,但你知道你現在的技術還無法完全勝任,這時就可以去拆解你還不足的部分。
比方說投籃不夠準、進攻的時候容易被擋下來,又或是基礎體能不足,這部分拆得愈細愈好,你就會非常清楚到底你的差距具體來說是缺在哪裡,就可以針對這些弱項做補強。
規劃期
找到弱項後就可以進入補強的階段,這時就可以去參加相關的課程、活動、講座,除了補足知識之外,也有機會認識到新的朋友,而且會來參加這些活動的人大部分都是積極向上,甚至會有很多業界的人士,透過認識他們搞不好也有機會得到面試的機會。
在這個階段基本上就可以開始投履歷、面試在釐清期你找到的一些工作了,如果你覺得寫履歷、面試也是你差距的一部分,也可以再私下的時間學習補強,在接觸這些工作的過程中,你也會愈來愈知道自己有哪些地方是原本自己沒想到,但依舊需要補強的。
延伸閱讀:安排自學計畫的系統化做法,一套 SOP 讓你輕鬆應對突然而來的變化

測試期
透過以上的方式,如果都有認真執行的話,通常就能找到一份雖在薪水上沒那麼滿意,但工作內容會比較讓自己覺得做起來開心的工作,接下來要做兩件事,第一件事持續補齊你在這個領域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再來是去感受這份工作帶給你的感受是不是跟自己當初想的相同。
覆盤期
如果你的感受跟當初想的不一樣,那就要來進行覆盤,重新跑一次這五個階段。
- 確認你的興趣是否還是興趣?
- 你的現狀跟目標有釐清了嗎?
- 你有拆解出真正的差距了嗎?
- 你有投入資源在正確的學習上嗎?
- 你是否給自己足夠的時間體會這份工作帶給你的感受呢?
好好思考這五個問題,有問題的部分就調整計畫,找下一份工作,慢慢地,你就會離你夢想的工作愈來愈近,或至少你會愈來愈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結語
回想剛出社會時的我,覺得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好像就會變成我的終身工作,但事實並不是這樣,第一份工作是個起點,只要是起點就不需要完美,重點在於它符合你的興趣,同時有能夠開始累積經驗和技能。
我們人生有 60% 的時間都花在工作上,為什麼不一開始就選一個能讓我們做得有意義的工作呢?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
延伸閱讀:剛畢業不知道要做什麼工作怎麼辦?這 5 個步驟讓你勇敢踏出第一步
以上就是這次的內容,如果你覺得看完後有些收穫,歡迎你把文章分享給你覺得有需要的朋友讓更多人知道。
合作邀約歡迎來信:wing.languages@gmail.com,或是到 Facebook 私訊跟我分享你的心得,以及關注 Wing 的日常動態。
如果有時間管理、目標設定、學習方法相關的課程需求,可以點這邊了解 Wing 的所有課程介紹,或是點這邊報名一對一的自學諮詢。
本站有部分連結與商家有合作關係,透過本站連結購買,我會獲得一些佣金,讓我可以持續營運網站,但並不會影響您的任何權益,詳情查看免責聲明。

我是一位長期鑽研如何學習的人,同時也是一位自學顧問、講師、創業者,從大學開始經營個人品牌,透過自學多項軟硬技能,20 歲出頭就成為一位自由工作者,開創了一條不同的職涯道路。
我熱於分享自主學習的心得,並擅長透過引導式提問,幫助人們釐清並改善自身在學習上遇到的問題,不斷突破人生和職涯上遇到的迷惘,找到人生的方向。
我始終相信學習是改變人生現況的最好方法,所以我致力於協助人們培養自學力,學會找到內在的學習動機來設定學習目標,並依照喜歡的學習方法,做好時間管理,規劃出最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